全国生态日|万物云:用城市服务织密生态保护网
2025年08月15日 17:33来源:
每年8月15日的全国生态日,都在提醒我们:生态保护从不是远在山林的风景,而是藏在城市肌理里的日常。
万物云城市服务以 “科技赋能、精细治理、全民协同” 为核心,把生态守护融进河道、街区的每个角落,让绿色成为城市最鲜活的底色。
科技给河流装上 “智慧防护罩”
“以前这条河总飘着异味,现在水清了,鱼也多了,可以经常来河边散步了。” 居民口中河流的改变,蕴藏着一套 “智慧+科技” 的精细化河流管控方案。
传统河道治理常陷 “反复治、治反复” 的困境,万物云通过构建全链条管控体系破局:一方面建立“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监测网络,利用微型水质监测站、智能水生态监测系统、高清摄像头、手持式水质检测仪、无人机和无人船等科技设备,搭配AI影像识别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对河流水体的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的精细化实时动态管控;另一方面推行 “网格化” 分区管理,配备专职巡查人员与便携式检测设备,促进水环境问题及时发现、立行立改,确保精细化管控扎实落地。
科技的价值,不仅创新了水环境管理新模式,给河流安装了一道 “智慧防护屏障”,更是让每一滴水的变化都有迹可循,让 “清水绿岸” 从愿景变成居民手机里可分享的实景。
河道清污利器——“智能水面清理长臂船”
无人船
无人机巡河
街区绿化藏着 “精细生长密码”
当科技为河道筑起守护屏障,城市里的另一重绿色 —— 街区的草木,正靠着 “精打细算” 的巧思生长得愈发繁茂。城市绿得久不久,不仅是技术方法的优化,更是治理理念的深耕。
街区治理的破局关键,在于用 “全场景精细施策” 破解多元难题:依托智慧云平台,借助 AIoT、大数据将人事物信息归集到智慧大屏,延伸治理 “感知触手”,把杂乱的环境工作转化为电子工单;同步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针对垃圾乱堆、违规小广告、市场油污等顽疾,靠科学规划收集点、强化宣传、高压清洗实现精准治理。
“物业村居”智慧运营调度平台
AI巡查车在村居街道内巡查
而街区的草木生长,更透着 “精打细算” 的巧思:用 “镂空陶土花园砖隔离带 + 局部硬化” 提升绿化、减少投诉,构建 “选苗 - 培优 - 补植” 闭环促草坪复壮。
从环境整治的 “全流程” 闭环到绿化养护的 “毫米级” 管控,这种渗透在每个环节的精细,让街区不仅有 “绿” 的颜值,更有 “净” 的质感,让居民推开窗见绿意、出门行遇清爽,这正是精细治理最实在的价值。
政企民共绘 “协同守护图”
从河道的智慧管护到街区的精细植绿,生态保护的长效密码,更藏在 “你我都参与” 的共识里。
生态保护的合力来自 “协同”: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联合社区与居民共建主题花园,让绿地成为凝聚情感的 “共享空间”;以 “全民参与、共管共享” 为理念开展生态宣传,持续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共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有力传播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推动者、生态文明事业的坚定实践者。
每个人搭把手、出份力,从 “旁观者” 变成 “参与者”,让生态保护从 “单向推动” 变为 “多方共为”,凝聚起持久守护的力量。
万物云的实践证明,当城市服务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就在日常中生动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