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承诺及政策
2025年10月22日 15:36来源:万物云
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多样性承诺及政策
版本号:V1.0
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物云”,“公司”,“我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我们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1. 政策背书
本政策经执行管理层审议批准,并已向董事会报告。公司ESG办公室与供应链采购管理的相关部门负责推进落实。
2. 承诺
万物云承诺,到2030年投资、收并购和新开发项目中实现净零损失(NNL),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净积极影响(NPI),遵循以下减缓层级原则:
避免:
Ø 在投资、收并购、新开发项目前期进行尽职调查及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避免在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开展业务活动;
Ø 在与业务合作伙伴及供应商合作前对其进行调查,确保价值链的业务活动不涉及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
减少:
Ø 减少向水和土壤中排放有毒和营养污染物以保护周边湿地及自然保护区: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量,改用生物农药杀虫;减少使用含氮、磷的洗涤剂和化肥;
Ø 减少对土壤保持的影响及降低外来入侵物种的可能性:如对当前土地重新规划利用,采用透水材料以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确保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性;绿化采用乔-灌-草复层配置,优先选用深根本地树种,提高土壤保持能力的同时,降低外来入侵物种的可能性;
Ø 减少光干扰:位于海洋物种、森林等自然保护区附近的运营基地,尽可能关闭夜间灯光或切换成琥珀色光源,减少对海洋生物和夜间迁徙的鸟类产生的光干扰;
Ø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Ø 对于位于自然保护区周边的运营基地,在社区内宣传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减少自然保护区周边人群对其无意识的破坏。
恢复与再生:
Ø 增加绿墙和屋顶花园面积,选用本地濒危植物,为鸟类和昆虫提供栖息地;
Ø 在合适区域为濒危鸟类提供筑巢条件。
转型:
Ø 开展市场需求偏好分析,加强市场洞察,及时调整公司发展策略;
Ø 关注行业内新技术的开发与发展,结合政策走向,及时采纳新技术。
万物云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定期交流,充分了解政府及监管机构、股东和投资者、客户及业主、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员工、媒体和公益组织、社区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同时,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定期收集利益相关方对万物云生物多样性议题的看法及建议,确保其参与万物云在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活动和风险应对。
3. 承诺及政策范围
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承诺及政策涵盖自身运营、供应商及合作伙伴。我们积极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4. 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
4.1 风险管理流程
万物云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风险的识别与管理纳入到整体的风险管理流程,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融合,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投资决策、采购标准、运营规范中。
ESG办公室与生物多样性议题管理的相关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建立跨部门协助机制,包括合规、供应商、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 各部门的管理层及执行人员;
从内部各部门、国际和国内政策法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客户及业主等全价值链收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最新信息及见解,结合外部专家的意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并定期更新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影响和依赖评价表、风险与机遇清单;
对评价表和清单中的各项内容进行优先级排序,将识别到优先级较高的风险纳入整体风险框架,设定管理目标;
制定并实施风险应对管理计划和资源配置;
定期监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审查与改进。
4.2 风险识别
根据TNFD建议并结合万物云的行业特点和实际运营情况,识别出生物多样性的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如下,应对策略按照承诺中的减缓层级原则进行管理。
风险类型 | 时间范围 | 风险描述 | |
物理风险 | 急性风险 | 短期 | 极端天气如暴雨、洪水、风暴导致建筑损坏或产生区域积水,增加建筑、设施损耗及维修成本 |
慢性风险 | 中长期 | 土壤保持:土壤因水力、风力作用而流失,导致土壤侵蚀、崩塌,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产生风险,增加维护成本 | |
本地气候调节: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但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不足会导致本地气候调节失常,造成热岛效应,温度升高导致水资源消耗和能耗增加,运营成本升高 | |||
有害生物防治:通过化学防治施药,可能存在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及污染水体或土壤的风险,导致运营成本增加 | |||
濒危物种减少:濒危的捕食性物种(如某些鸟类)消失后,害虫可能失控,增加杀虫剂喷洒加剧居民健康风险;另外濒危物种减少反映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在发生极端天气时缺少缓冲,增加运营成本 | |||
转型风险 | 政策风险 | 中长期 |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设定了2030年行动目标和2050年愿景,我国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可能在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保护恢复、社会参与等方面有更多的法规要求,增加合规成本 |
市场风险 | 长期 | 房地产企业/业委会对于当前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感知逐渐明显,可能会倾向选择具有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管理优秀的企业为其服务,如未及时转型,可能导致市场份额降低 | |
技术风险 | 中期 | 政府可能鼓励并推动各行业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气候变化领域的新技术,如未能及时有效落地,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降低 | |
声誉风险 | 短中长期 | 投资者愈发关注企业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表现,如企业表现不佳可能影响投资者的信任,导致资金流失;社会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日益关注,若生态保护管理不善,可能会丧失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 |
4.3 风险评估及暴露评估
我们参考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建议(TNFD)提出的“定位、评价、评估和准备(LEAP)” 方法,识别、评估万物云及其上下游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依赖、风险与机遇。采用Exploring Natural Capital Opportunities, Risks and Exposure(ENCORE)数据库,结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水风险地图和企业运营情况,通过外部专家咨询及内部相关部门沟通,开展万物云自身运营及上下游主要行业的业务活动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风险评估。
在影响方面,万物云自身运营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干扰(光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上游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主要为建筑开发商,包括干扰、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固体废物。下游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主要为绿化和保洁,包括向水和土壤排放有毒污染物和营养污染物、引入外来入侵物种。
在依赖方面,万物云自身运营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依赖体现在防洪和缓解风暴、土壤保持以及本地气候调节。上游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依赖主要为建筑开发商,包括土壤保持、降水模式调节、供水、防洪和缓解风暴。下游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依赖主要为绿化和保洁,包括供水、水净化和有害生物防治。
另外,对万物云6,641个运营基地*(总占地面积为93,611.24公顷)进行暴露评估,通过调查各运营基地及其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状况、生态完整性和保护地分布情况,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RCB)、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KBA)、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中国自然保护区。经过综合评估判断,49个运营基地定为对生物多样性有重大影响的地点,总占地面积为1,495.88公顷,占所有评估的运营基地总占地面积的比例为1.6%。所有对生物多样性有重大影响的地点,均按照承诺中的“减少”和“恢复与再生”中的管理计划对濒危物种和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
5. 监督与报告
本政策经执行管理层审议批准,并已向董事会报告。公司将根据社区发展需求、政策法规变化及利益相关方反馈,由供应链采购管理部与ESG办公室于每年4月20日前启动更新检视,6月30日之前完成对本政策的检讨与更新发布,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与适用性。
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与公司治理部-ESG办公室
供应链采购管理部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备注:该数据截止至2025年8月30日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