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蝶城:用空间产业互联网重塑物管价值
2023年03月30日 16:55来源:36氪
来源:Unsplash
经历上市潮起及估值潮落后,独立于房地产母公司的物业管理企业,亟待进行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相比在管面积及合约面积的规模,投资者更加关注物管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布局,如何实现基于传统产业的空间物联,成为全行业的“卡脖子”问题。
早在2020年,中国物管领域龙头企业—万物云,提出了其面向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蝶城”,构建新的产业物联生态。
3月27日,万物云(2602.HK)正式公布其2022年度业绩,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大关,其中备受关注的科技业务收入达到23.78亿元,同比增长28.5%。
细看年报,2013年开始,万物云就开始了在空间科技能力上的建设与投入,2022年的投入更是达到4.1亿元,目前已形成由灵石边缘服务器、BpaaS(业务流程即服务)解决方案、远程数字运营和智能工单调度系统组成的“科技组合拳”,不仅使万物云自身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也与头部基建企业、大型家电企业及科技类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以“订阅服务+智能运营”结合模式,为政企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空间产业互联有哪些需要破解的瓶颈?万物云实现了怎样自主可控的技术进步及场景应用?空间互联的突破与实现,对于物管及物联网行业有哪些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解答这些核心问题。
空间产业互联面对哪些瓶颈?
从产业界到政府、学术机构,中国参与者对产业互联网无疑倾注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和投入,在长流程的制造业产业互联网实践中,也已经沉淀出不少成果,而在短流程、位置依赖的业态中,产业互联网最典型实践恐怕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层出不穷的智慧城市/智慧街区项目,我国投入规模独步全球,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不过历经多年、多重堪称“饱和式”的投入,各类交通、市政、物业领域的“智慧+”,实际效果仍然令普通公众缺乏“体感”。不少地区多年来“智慧+”项目招标实施热火朝天,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却往往一夜之间倒退回微信+Excel台账的原始工具组合。
上述现象,暴露出空间产业互联网实践的三大通病或者说“痛点”。
第一,组织模式带来的利益不相容。各类“智慧+”项目中,业主单位普遍仍秉持采购产品而非订阅服务的理念,并体现在了项目定义、决策、实施、运营的方方面面,往往交付上线就已“大功告成”,不但系统持续迭代无从谈起,甚至基本的系统运维支持都可能问题重重。曾有知名厂商负责人向笔者感慨,参观打卡成了不少“智慧+”项目实质上最大功用,只在接待上级或外部访客时才会启动所谓指挥中心巨型大屏,参观活动结束就马上关机锁门。
更深入看,“孤岛”、“烟囱”林立的现状,折射出使用者、建设者与采购决策者这本该通力合作的三方,往往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使用者与建设者,也往往有较强动机利用这样的现状,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二,传统服务业态knowhow积累不足。无论与位置相关的服务来自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传统服务业态都有其迥异于制造业等长流程业态的运行逻辑和生产方式,例如流水线大机器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而服务业态的末梢如配送员、服务员、办事员,不但并不具有产出的规模效应,甚至还存在“反规模效应”,即响应更高并发请求的效率反而下降。因此服务业态的增效,通常需要依靠有限区域内服务资源的“削峰填谷”。
而要实现服务资源调度的灵活性,绝非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一道指令即可实现,一旦涉及到基层人员管理和作业质量管控,往往涉及到大量组织行为领域的默会信息和难以结构化的知识,或者说,沉淀着大量深刻的“手艺性认知”(craft-knowing),缺乏这样的knowhow积累,就难免出现各式“智慧”APP叠床架屋,而基层服务人员与之“斗智斗勇”的现象。
第三,软硬件技术栈短板明显。以往诸多“智慧+”项目流行的所谓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往往是头部科技公司云计算基础设施与本地中小IT公司上层软硬件的“缝合怪”,“大云”与手握客户资源的小公司相互“借势”,项目交付后自然分道扬镳,也埋下了交付后常态化运营的诸多风险。
事实上,特定场景所需要的软硬件技术栈,很难通过集成商模式加以妥善解决,往往需要通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才能够从工程层面“试出”最优应对方案。
当然,在正视上述种种“痛点”的同时,也理当对空间产业互联的过往实践抱有一种“同情之理解”,诸多教训如缕缕丝线,层叠缠绕成空间产业互联演进的“茧房”,却也为“破茧成蝶”的突破准备了条件。
万物云实现了哪些突破?
万物云自主研发的灵石服务器已应用于5个蝶城项目试点改造;行业独有的BpaaS解决方案基于公司30多年行业knowhow的深厚积淀,突破了物业复杂场景服务流程不易标准化的瓶颈;专家运营的武汉DOC(远程数字运营中心),已实现对3446个在管项目(覆盖所有住宅)的远程运营管理;自研智能调度工单引擎可解决千万级别工单/任务的分发,精准匹配,高效触达。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标志着万物云科技业务渐入佳境。
在互联网巨头大张旗鼓试图“改造”传统产业之时,万物云从传统产业向产业互联的扩张乍看令人意外,但对照上文谈到的空间产业互联三大“痛点”,不难品味出万物云科技业务如此迅猛崛起的“奥秘”。
首先,万物云基于自身需求的科技投入与应用,打破了以往实践中层层委托代理之间的利益不相容难题,实现了用户与开发者角色的统一,而在空间互联的运营理念上,万物云也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优势,云端调度与线下“地面部队”实现了有机结合;
其次,作为拥有超过十万名基层员工,管理数千个物业项目的头部物管企业,万物云在物管领域knowhow的积累上对传统ICT巨头确立了难以逾越的竞争护城河;
最后,万物云自研软硬件避免了常见的“集成商”模式技术隐患,例如物管、城管项目中常用的牛皮癣小广告识别,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工进行视频图像的高质量标注,万物云的积累对“万精油”式厂商堪称“降维打击”。
对于“蝶城”初心,万物云CEO朱保全曾在一次访谈中做过精辟的阐释:“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做住宅物业,北京一个项目,上海一个项目,三亚一个项目,它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如果说围绕着深圳市的一条街道,在这里边有十几个住宅物业项目,是不是就可以把它们混合起来运营了?因为同在一个服务圈内,这就构成了我们的一个想法,就是我们的人员是不是能被远程调度,然后我们的人员是不是能够在项目之间来进行互用,就刚好就一个是remote,一个是hybrid。”
借用作家冯唐曾提出的“金线”理论,空间产业互联“做对了”的标准很难量化,但是的确有一条金线,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
朱保全的“蝶城”思路,恰给人以“金线”之上的惊艳。完全可以想象,基于蝶城的构建,物业服务人员的调度从小区内变为跨小区,打破了传统物业的围墙,形成“蝶城+物业”的融合生态。而当房屋焕新、社区商业也加入共享服务网络,“蝶城+X”的生态将会进一步丰富,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服务体验,推动产业互联向纵深发展。
蝶城式的空间互联将创造什么价值?
回顾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初始愿景与场景、与技术链接起来的过程,经历了从线上履约到线下履约、从SKU为中心到以位置为中心的演化轨迹。2010年后一轮轮团购大战、打车大战、单车大战、外卖大战的史诗级碰撞,方使以位置为中心的消费互联网业态渐告成熟。
几乎在消费互联网于dotcom泡沫中兴起的同时,新的ICT技术在产业界也同样唤醒了巨大的创新创业热情,产业互联网的探索开始起步,其后历经企业信息化、平台化等浪潮的洗礼,在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产业互联网的信息组织模式、产品交互流程、业务经营方法已有相当多的“最佳实践”涌现,但以位置/空间为中心的产业互联网更高一级迭代进程,依然滞后于消费互联网。
以位置/空间为中心的产业互联网,必然包含着特定软硬件技术要素及其组织形态。二十多年来,不同推动者已提出过繁多概念,从90年代末期麻省理工提出的联网物理世界系统(Networked Physical World),到其后韩国的U-City探索,及至2010年代智慧星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智慧+”,无不试图准确捕获并表征空间产业互联的内涵与技术栈,但除了通用的底层物联网技术,上层概念及其实践仍呈现明显的割裂状态。
放眼长远,随着“蝶城”战略的可行性得到初步验证,万物云实践规模与深度的扩展,有望为空间产业互联带来激动人心的前景。
圣塔菲研究所创始人、复杂性科学巨擘布莱恩·阿瑟曾对新技术的诞生有如此总结:“新技术是针对现有目的而采用一个新的或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术。新技术是在概念当中或实际形态当中,将特定的需求与可开发的现象链接起来的过程”。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恰是这一总结的典型注脚。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曾畅想,未来无处不在的电脑和“活性标签”,将使越来越多面向消费者的场景处理流程互联起来,带来个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破解了空间互联三大"痛点"的蝶城战略,或许正是空间产业互联“破茧成蝶”的关键一跃